每年兩會期間都會有一大波話題引發人們的關注,今年兩會也是如此。近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人民大會堂“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外貿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要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推動貿易強國地位建設! 一直以來,外貿是拉動國家經濟的重要力量,中國對外貿易也在持續的發展中,因此外貿形勢備受人們關注。今年,中國將會更加重視對外貿易,提升外貿品質,不斷鞏固貿易大國的地位。實現這一目標,中國LED顯示屏產業亦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中國中小型LED顯示屏企業越來越多,在一系列行業變動及企業競爭下,國內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因此而倒逼著許多LED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如今,全球化大浪潮波動著各行各業,中國LED顯示屏產業作為行業的領頭軍,面向更大的國際市場,追尋更大的機遇和自我考驗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與此同時,國家鼓勵企業對外貿易,LED顯示屏企業“走出去”形勢大好,企業發展與中國對外貿易可實現雙利雙收。
就LED顯示屏行業來看,2017年LED顯示屏行業發展形勢利好,“走出去”已經成為了中國LED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不過,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LED顯示屏企業走出去也將面臨著方方面面的難題,相比機遇,迎接LED顯示屏企業更多的將會是挑戰。
外貿的機遇與誘惑
LED顯示屏應用領域廣泛,在全世界市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LED顯示屏企業主要出口地區為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但是國際上還有很多有待開發的市場,比如以俄羅斯、印度、巴西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國際可拓展空間大。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LED顯示屏的市場規模為160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全球LED顯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10億美元。
近兩年,中國LED顯示屏企業“走出去”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走向海外市場不再只是龍頭企業的特權,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跨國并購、海外設廠或是工程承包等多種方式成功的“走出去”,業內更是不乏有成功加碼“外貿”的屏企,它們不僅實現了借力國際市場渠道、國際大廠現有品牌價值、核心專利技術,規避知識產權糾紛等風險,更重要是提升了自身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加之自去年以來,人民幣不斷貶值刺激出口業務增長,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國家對新型顯示器件產業的支持,稅收減免;企業出口退稅等相關政策的推進,讓很多國內LED屏企搭上了政策的“順風車”,成功打開了國際LED顯示屏市場。同時,經過前些年的價格戰和行業洗牌,在原材料漲價等多種原因刺激之下,中國LED顯示屏行業正在加強企業產品品質與品牌建設之路。
因此,不論是出口形勢還是國家出口政策都為中國LED顯示屏企業“走出去”帶來了絕佳的條件,面對如此利好的出口形勢,2017年,LED顯示屏企業正在大規模向海外市場邁進。那么,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中,能夠有效拉動市場需求的是什么呢?
小間距國際市場需求火爆
2017年是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持續爆發的一年,小間距LED顯示屏開始大范圍應用于市場,甚至部分企業還是實現了批量化生產,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價格有望降低,走向室外顯示和舞臺租賃領域的趨勢也十分明顯。
據了解,小間距LED產品到2020年小間距LED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5億元,預計仍可保持20%—30%的穩定增長,而小間距技術在國際市場的日益火爆,也讓中國LED顯示屏搶占了國際市場的先機。隨著眾多廠商涉足小間距LED顯示屏領域,小間距技術將會得到一定的普及,實現批量化生產,進一步推動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國際大型體育盛會拉動海外市場增長
在LED顯示屏領域,體育場館屏是一巨大的細分領域。隨著國家對體育產業的重視及政策扶持,LED顯示屏企業進軍體育領域的勢頭也逐漸加強。2016年是體育元年,2018年世界杯等國際賽事也相繼而來,LED顯示屏將會頻頻出現在這些體育場館之中,體育場館屏市場逐漸打開,未來國際大型體育項目還會持續增加,相關國家體育場對LED顯示屏需求明顯。
隨著海外大型體育盛會刺激體育基礎設施的建造與升級,LED顯示屏體育生態的不斷完善,體育場館對LED顯示屏的需求會越來越大,為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帶來契機。
常規LED顯示屏海外需求量大
眾所周知,在國內LED顯示屏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是常規LED顯示屏,國際市場也是如此,一些高端項目的打造雖然備受關注,但一些常規的LED顯示屏項目才是市場的主流。尤其是在印度、巴西等國家,常規LED顯示屏價格相對低廉,產品穩定,能夠在短期內實現有效應用,市場需求量大。
從數量上來看,真正拉動國際LED顯示屏市場的當數常規LED顯示屏產品,雖然常規LED顯示屏產品利潤率低,但在龐大的國際市場面前,常規LED顯示屏銷往國外仍是一個極大的市場紅海。
創意LED顯示屏迎合高端市場
隨著LED顯示屏產品的廣泛應用,應用領域及應用市場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用戶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LED創意顯示屏應運而生。
在國際市場上,往往一些重大項目的打造需要高端LED顯示屏產品,也需要別具一格的顯示方案,近年來中國在LED異形屏、LED透明屏、LED格柵屏等創意顯示領域加大投入,未來,隨著國內高端LED顯示屏產品技術的普及,在品質與價格上國內LED顯示屏企業也會形成一定的優勢,有望進入國外高端LED顯示屏市場。因此,在歐美高端市場,創意LED顯示屏也為企業走向世界舞臺提供了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
國際貿易形勢與國內企業現狀
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的海外拓展趨勢利好。隨著全球化經濟進程的不斷深入,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日益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許多國家貿易關系日趨緊密。然而,受國際風云變幻以及國內LED顯示屏行業本身制約因素的影響,中國LED顯示屏海外開拓呈現出諸多不穩定因素。
海外貿易不容樂觀
從全球貿易的整體情況來看,全球貿易低迷已持續多年,貿易增速仍未達到目前的經濟增速,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2016年全球貿易增速預計為1.7%,為近七年來最緩慢增長。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進一步促使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并影響全球供應鏈擴張放緩。值得一提的是,歐美市場是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海外布局的重要地區,但由于美國、歐盟都是對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之一,這對中國相關LED企業以及LED顯示屏出口造成了嚴重影響,相關LED企業付出了相當代價。
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摩擦呈現出增大趨勢。隨著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日益濃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既不利于美國經濟增長,也增加了世界經濟的混亂和不確定性。而歐美市場是LED顯示屏主要的國際高端市場,美國增強貿易保護自然會阻礙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的海外進程。
另外,目前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常規產品出口地主要還是在中東、北美、印度等國家,而今印度、北美等國家對中國LED產品認證越發嚴格,中國LED屏企產品出口資質認證難度增強。一方面,LED顯示屏是屬于集成性高科技組裝產品,零部件及產品很容易被以不符合相關使用安全及環保指標的名義被拒之門外, 從而影響整個LED顯示屏產品出口;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及就業,直接提高關稅,使得中國LED顯示屏產品不能形成競爭的價格優勢。 總的來講,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正積極開拓全球LED顯示屏市場的中國LED企業構成不利因素,2017年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海外貿易態勢不容樂觀。
屏企自身問題眾多
當然,除了一些重大的國際因素外,中國LED顯示屏企業“走出去”本身就存在著許多不可磨滅的問題,這也是中國LED企業發展目前最大的困境,不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最為迫切!
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近些年,我國LED專利申請數量在大幅增長,但不容不忽視的是,我國在全球LED知識產權格局中的地位并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且在市場上仍嚴重缺乏公平有序的原則。正因如此,知識產權問題常常演變成了專利糾紛,貿易摩擦風險也在不斷加大,眾多的LED顯示屏企業專利侵犯案及糾紛案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就國內而言,許多企業對知識產權本身認識不到位,經營思路還停留在“賺錢”的低級層次,導致國內部分企業嚴重受知識產權問題制約,造成日漸突出的產業主導權缺失危機。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對出口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每年都會造成許多直接經濟損失。
自主品牌缺失
自主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使用自主創新品牌是我國出口企業目前大力提倡的營銷方式。自主品牌也能夠很好的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實力,打造濃郁的企業文化,在市場上影響深遠。但目前國內LED出口過程中,以自有品牌出口的企業只有極少數,只有少數LED龍頭企業才能以實力和品牌引起國際市場的重視,大多數中小企業還缺乏企業品牌建設的意識。
在國際拓展過程中,加工企業處于產業鏈最低端,品牌意識的缺失造成了企業銷售行為和營銷策略與品牌建設的不協調,使得品牌在消費者心中認知度沒有能夠無法建立起來,大大影響企業提升行業影響力。
產品品質良莠不齊
歸根結底,企業走出去最關鍵的還是在于產品品質。技術含量高、產品品質有保障、性價比也相對較高的產品才能夠獲得市場的追捧。然而,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產品良莠不齊,長期的價格斗爭下,企業產品不良率也隨之增高,許多售后問題困擾著LED顯示屏企業。尤其是在海外市場中,一旦產品質量不符就會被召回,影響惡劣,而且即使產品成功銷售,后期維修也會十分麻煩,增加企業售后成本。
如今國際市場競爭也在隨全球化的腳步而加強,產品品質無疑是影響企業海外銷售的重要因素,LED顯示屏行業競爭也終究會回歸到產品品質的競爭。
中國LED顯示屏走向國際市場大勢所趨,認清當今對外貿易的局勢,擺正企業“走出去”的態度、認準“走出去”的方向是每個LED顯示屏企業需要去做的,在國際形勢及企業自身劣勢的雙重夾擊之下,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只有在不斷創新中保持競爭實力,加強企業品牌建設,才能在國際市場中順勢突圍,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中國LED顯示屏產業的國際地位。